EN

疫情期间,孩子们认真进行在线学习

image003副本.jpg


       没有了老师的耳提面命,没有了熟悉的上课铃声,在线学习极大考验了学生的自律,自主和时间管理能力。今天我们邀请到小学部,初中部和国际部4位同学分享,他们是如何积极开展在线学习的。


关键词一:阅读乐趣多

       过年前,项奕尧就在妈妈的引导下,计划安排自己每一天的生活。比如,阅读三次,每次15-30分钟;锻炼半小时;长笛练习15-20分钟;寒假作业完成后,可以搭乐高和玩棋牌。项奕尧制作了一个表格,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,并让家人评分。

       在线学习以来,项奕尧基本没让爸妈操过心。每天准时打卡上线,及时提交作业,几个教学软件都操作的很熟练。孩子还叮嘱爷爷奶奶“你们不要一直端茶送水,就当我是在学校里学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采访中,妈妈还分享了一个可喜的进步,“以前写作业,书本铺了一地。从这学期开始,我发现他会自己整理了,现在书桌非常干净。”

       每天的阅读时间是项奕尧最享受的时光。除了阅读老师开的书单,他还对世界历史特别感兴趣。家里的《二战史》原来是爸爸的读物,项奕尧看得津津有味。一边看书,一边还在地球仪上寻找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。“妈妈,你看,德国就是突破了这条防线,进攻法国的。你知道吗,战争有两种,一种叫做宣而不战,比如英国。另外一种叫做不宣而战,就像德国。“读书之余,项奕尧还特别喜欢和爸妈做智力问答: 由爸妈说出一场战争的地点,他就能告诉你,对抗双方是什么国家,目前二战进行到哪一个阶段了。

        最近小学部推出了一个“在诗意中找寻春天”的诗歌创作并朗诵比赛。通过孩子们充满童真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美好的想法,旨在锻炼孩子们的诗歌感悟与创作能力,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乐观面对当下疫情,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。项奕尧通过描写春色,冬雪,花香和月光,道出了对春天的向往,对学校的思念。


三月之春

桃花香溢万里觉,

春光明媚月无缺。

冬去春来无寸雪,

只望五月能开学。


教师评语: 在所有老师的眼中,小项同学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孩子,他总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,时而在课堂上提出质疑,高声“唱反调”,时而在课下会因某一学习问题和同伴们争论不休。在同学眼里,他又俨然是一个小老师,因为他总会学着老师的口吻给同伴讲解题目,耐心而细致。小项同学,自觉、严谨、要强,对于博大而美丽的世界,他已经在小小的心灵里插上了一双追求真善美的翅膀,正在快活、自由地翱翔。


关键词二、自律的力量

       班主任王安娜老师是这样描述程智乾的:这是我们班的班长,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同学。他的计划性很强,因为准备出国留学,不仅课上学习认真,还利用课余准备托福考试,自律心值得学习。他的兴趣爱好广泛,除了喜爱篮球、羽毛球等运动活动,还喜爱弹钢琴。

       在疫情中,程同学看到的是感恩,是珍惜。在学期初,他写了一篇《心存感恩,计划未来》的文章:

      世人皆说: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实则不然。父母的养育之恩,有要一分一点的报酬吗?父母才是我们最应当感谢的人,从一出生起,无论是山珍海味,还是令人尽兴的娱乐游戏,再也碰不到了。《游子吟》有句言,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是呀,父母付出了大半生,那我们该做什么呢?别看他们生气的时候打得多疼,如果他们对我无限制的行为无动于衷,那才真的是对我一点希望都没有了,可世间又有多少无良的父母能做的出来呢?不说什么大话,那我从现在做起,争取让父母想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,又该做什么呢?

       这个特殊的寒假,旅游计划也泡汤了。数学,篮球,游戏成为主要的内容。我计划是,这10天内把路遥著的《平凡的世界》三部曲阅读完,同时写完奥数精讲与测试7,再把《number the stars》看完,这便是我寒假的安排。再者,即使病毒肆虐,运动也不能少,每天做俯卧撑,下午打篮球,练练仰卧起坐,把身体练得棒棒哒,才有学习的资本嘛。          希望疫情快过去咯,在学校里见到屏幕后的大家!


image007副本.jpg


关键词三、时间管理的秘密

       陈泽子(Orange)给在线学习中的同学们四条建议:1)合理安排作息。每天按时起床,洗漱和早餐后投入到学习的状态, 2)调好网络设置,确保网课的收听效果。如果真的遇到网卡,黑屏,可以向老师申请看回放。 3)按时完成作业,及时发给老师。她习惯写完作业第一时间拍照上传。 并且在每晚留出一段时间集中订正错题。4)劳逸结合,留时间给自己的兴趣爱好,调节心情。比如,她非常喜欢做饭,跟着外婆学做包子。“学习累了,我就跳绳。200个一组,每天6组。十几分钟就能跳完”。

       最近,她写了一篇《假如我生活在十四世纪》的英文故事,通过写作描绘了她想象中的十四世纪的生活,表达了对女子不能上学的不满,呼吁男女平等。

        班主任宗慧对陈泽子印象最深的,就是她的学习态度。学习对她来说不是完成任务,而是对知识的渴求。她过年回到湖北老家,目前全家留在了湖北。“她曾向我倾诉说不能按时返校的担忧。我建议她放宽心,看看课外书,放松心情。”宗老师说道。 网课的这三周来,她每一科目的上课都非常专注,上课积极回答问题,作业也认真完成。“感觉经过这次事件她内心变得更强大了,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,专注于学习。”


关键词四、我思故我在

       在高中部罗倩老师的一堂语文课《词的发展》中,有一位同学的分享条理清晰,旁征博引,从容淡定,显示出了扎实的文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因印象。她就是: 张云馨。让我们来听听一次成功的课堂演讲是如何准备的。

       当时,罗老师给出的命题: 有人认为“诗尊词卑”“诗庄词媚”“诗雅词俗”,有人说“词乃诗之苗裔”,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?

      张云馨是这样思考的:“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逻辑地将这些串联起来。这些观点看似零散,我试图为每一个观点都举出具体的词用以佐证,逐个击破。 通过摸索我发现,这个看似可行的办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缺陷,原因在于词的发展过程中,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可能会在词的发展前期和后期有着不同的答案,逐个击破的方式很容易将presentation的过程打散。幸好,同学推荐的一本书给了我灵感,于是我用“词的发展过程”作为整个presentation的脉络,在其中穿插对于词的评价。 

       其次,老师在课堂上推荐了历史文献,我以此为线索展开深入了解。当然,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我发现这个观点是由苏轼提出,而他提出的观点与我最后证明的相悖。但是我相信,苏轼提出这个观点,必然不是无的放矢。最终,我找到了两者并行的方法。苏轼提出这个观点,是为了扶持词,将词从“小道”上升到文学体裁的高度,指的是两者在创作上可称为“父子”的关系,而非客观上前者由后者发展而成。

       最后,就是如何有逻辑地将我的研究成果串联起来,因为我平时喜欢辩论,所以我的整个分享是比较从容的。“

老师评语:张云馨同学对知识有好奇心,乐于接受挑战,踏实细致,逻辑清晰,做事有条有理。为人为学不骄不躁,沉稳理性。张同学不仅在中文学科表现突出,她所带领的CAS社团——中文辩论社也管理得井井有条,同时,张同学还是莎士比亚文学院的Captain,为文学院的发展也做了很大的贡献。

       以上三位同学的身上,闪烁着华师双语的校训:“学为日进,人为自省”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演绎IB的培养目标“全面发展,善于沟通,勤于思考”。

       虽然我们暂时无法相聚于校园,但是学生和家长的心声通过《爱相随 心聆听》传递到学校,我们的心是紧紧相依的。欢迎大家继续投稿!

首页

报名

热线